Edexcel IAL U2 revision - Section 1 (2018)

来自A level and IG Revision Wiki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点此返回复习要点目录】


如遇到公式加载异常,请刷新页面!

Section 1 Measures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经济表现的测量

  • 大纲要求

Edexcel2018-2.3.1要求.png


1. 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

a) The rate of change of 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s a measu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living standards. 使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率作为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衡量指标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国内的总产出。以国界线作为划分标准,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在本国国界范围内,都计入GDP。
    • GDP有三种计量标准,如果计算无误,三种计量标准的结果是一致的。
      • The output method(O):产出法。按照产品的生产要素成本costs进行计量,逐个生产过程累加(按照每个步骤的附加值进行计算),避免出现重复情况。
      • The income method(Y):收入法。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带来的回报income进行计量。注意仅对有产出的要素进行收入计算,transfer payments是不参与计算的。
      • The expenditure method(E):消费法。按照在国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的数额进行计量。transfer payments同样不参与计算。存货stocks参与计算(因为是当期投入带来的产出,按理说当期应该参与售卖的)。出口应被计入(出口品在本国生产),进口应被减掉(进口品不在本国内生产)。
    • fundamental identity of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恒等式
      • \(O\equiv{E}\equiv{Y}\)


b) 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 as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national income. 使用总国民收入(GNI)作为国民收入的替代衡量指标

  • 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总的国民收入。以国籍为划分标准,只要是由本国人创造的产出,无论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计入GNI。
    • \(GNI = GDP + net\space income\space from\space abroad\)
      • net income from abroad = net property income from abroad + net receipts of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 + net taxes less subsidies
        • net property income from abroad即为在国外的本国资本所得减去在国内的外国资本所得。
        • net receipts of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即为在国外的本国劳动者所得减去在国内的外国劳动者所得。
        • net taxes less subsidies即为(本国向外国交的税-本国收到外国的补贴)减去(外国向本国交的税-外国收到本国的补贴)。
      • 大多数国家的GDP和GNI相差不大,但也有国家相差较大。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外国投资FDI与跨国公司在该国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或者国民的财富、收入在国际间流动较大(如出国打工的劳动者很多、国外分部很多)。
    • Gross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 GNI + net transfers of workers’ income
      • Net transfers of workers’ income即为在国外的劳动者汇回本国的收入减去在国内的外国人汇出本国的收入。


  • Net National Income (NNI):净国民收入。
    • \(NNI = GNI - depreciation(折旧)\)(折旧是商品使用时磨损掉的价值。)


c)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ollowing measures of GDP/GNI: 下列GDP与GNI之间的区别:

• real and nominal 实际值与名义值
• total and per capita 总值与人均值
• value and volume. 价值与数量

  • real and nominal 实际值与名义值
    • Nominal value:名义价值,又称money value。商品使用当前价格进行价值计算,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内。价值的提升可能既可能因为数量增加或质量提升,也可能仅仅因为价格上升。生活中多数采用money value。
    • Real value:实际价值。从nominal value中去除了inflation的影响,仅仅考虑数量或质量的变化。经济学中多数采用real value,以控制变量,方便对生产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
    • Money value和real value的转换:
      • \(Real\space data = \frac{money\space value}{1+\% change\space of\space CPI} = money\space value\times\frac{CPI_{0}}{CPI_{nominal}}\),其中通常\(CPI_{0} = 100\)。
      • \(Rate\space of\space real\space data \approx rate\space of\space money\space value\space –\space inflation\space rate\)


  • total and per capita 总值与人均值
    • Total value:总值。
    • Per capita:人均值,又称per head或per person。
    • 总值与人均值的转换:\(Value per capita=\frac{Total\space value}{population}\)。


  • value and volume. 价值与数量
    • value:以当前市场价格衡量的产值。(以货币单位表示)
    • volume:以去除通货膨胀的价格(购买力)衡量的产值。(多以产品数量表示)


d) Comparison of GDP/GNI rates of growth between countries and over time. 按照国别和时间进行GDP或GNI增长率的比较

  • 经济增长率:\(economic\space growth\space rate = \frac{GDP_{2}-GDP_{1}}{GDP_{1}}\)


  • 为去除人口因素,测量指标可优化为GDP per capita(人均GDP)。
    • \(GDP\space per\space capita = \frac{GDP}{population}\)


  • 为去除各国生活成本costs of living因素,测量指标可优化为GDP in PPP(购买力平价GDP)。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参考2.3.1-1(e)】
  • 为去除通货膨胀因素,测量指标可优化为real GDP。


e) The concept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PPPs) in mak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real GDP/GNI. 在国际比较实际GDP或实际GNI时,购买力平价的概念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指的是按照同一件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售价比来折合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以去除生活成本对各国国民收入对比的影响。
    • 采用PPP购买力平价确定的exchange rate将两国的Real GDP per head转换为统一货币单位,然后进行比较。如果某国转换后的real GDP per head高于另一国,则一般认为人们在该国的生活质量要好于另一国。


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ositive economic growth rates and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rates. 正经济增长率与负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区别

  • 正的经济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产出增加。
  • 负的经济增长率表示经济衰退,产出下降。


g) The concept of ‘recession’ as two consecutive quarters of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衰退指的是两个连续季度出现负经济增长

  • Recession经济衰退:经济增长的对立面,表现为GDP的持续下降或生产潜力的持续下降。(数据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h) The limitations of using GDP/GNI to compare living standards between countries and over time. 使用GDP或GNI去比较国家间和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的局限性

  • Comparison of living standards over time生活质量的跨期比较:
    • 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即使该指标上升了,可能有些人的生活质量也没有提升,甚至可能下降。
    • 战争可能会导致该国产出增加(生产大量武器弹药),但不能很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质量可能因战争而下降。
    • 是否提升生活质量和capital goods与consumer goods的组合情况有关。Capital goods较多时,人们在未来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提升,但现在很可能因为consumer goods不足而生活质量下降。Consumer goods较多时,人们当前的生活质量较好,但未来面临着因鲜有技术进步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 Real GDP只关注产品产出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其质量。如果产量上升但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不会有所提升。
    • 是否提升生活质量和working condition工作条件和working hours工作时长有关。即使real GDP per head没变,但如果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工作时长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仍会上升。
    • 是否提升生活质量和environment环境情况有关。如果环境遭受破坏、被污染,即使real GDP per head上升,人们生活质量仍可能会下降。
    • 由于通胀的存在,价格通常是随时间增加而上升的,因此GDP的上升可能是价格上升的结果,人们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没变化。
    • 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可能有问题。
    • 人口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通常情况下是人口越来越多,对人均GDP有影响。
    • 未考虑相关外部性。


  • Comparison of living standards between countries生活质量的跨国比较:
    • 受到各国价格水平、统计口径、统计方法、产品品牌、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影响,比较结果很可能不准确。
    • 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即使一国的指标高于另一国,也不代表该国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都好于另一国的国民。
    • 各国对hidden economy的识别与管理不同。如果识别能力强,该国数据将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否则则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错误估计。
    • 很多指标并不在Real GDP per head using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的考察范围内,比如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犯罪率等。
    • 需要考虑时间的影响。各国随着时间的推进,经济发展速度可能不一样,生活质量的变化速度也不一样。


i) National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国民幸福度与福利

• indicators of national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用于衡量国民幸福度与福利的指标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incomes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实际收入与主观幸福度之间的关系

  •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度。指的是人们的总体福利水平,包括物质享受、医疗、教育、平等、环境等多方面的感受。
  • 衡量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度的指标没有特别的指定,能够用于衡量living standard的指标都可以考虑,不过这些指标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色彩,估计不一定十分准确。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incomes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实际收入与主观幸福度之间的关系
    • 一般来说,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eal income越高,人们主观幸福感就越强。但二者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也存在不少国家,其数据不满足该关系。


  • Easterlin Paradox:伊斯特林悖论。指的是人们在很穷的时候(无法满足生存基本要求,比如连吃喝都保障不了——)会花费很多,其幸福感也会上升。但一旦能够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后,人们的幸福感将不再上升。


2. Inflation 通货膨胀

a) The concepts of inflation, deflation and disinflation.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反通货膨胀的概念

  • Inflation:通货膨胀。指的是价格水平price level的持续上升(通常为两个季度),通胀率为正数。此时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 注意:价格水平是价格的平均水平,常用CPI表示。价格水平的上升不代表每种商品的价格都在提升,发生通胀时,有的商品价格上升多,有的上升少,有的甚至会下降。
    • Inflation按照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通胀率),分为两种类型:
      • Creeping inflation:爬行型通胀。价格水平上涨幅度较慢,通胀率较低。稳定缓慢的上升可以鼓励企业增加产出,大多数国家不太管控该情况。
      • Hyperinflation:恶性通胀。价格水平上涨幅度非常大,通胀率极高(每月通胀率超过50%)。货币大幅贬值将使得人们放弃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此时政府必须立刻进行调控,否则经济会崩溃。
  • Deflation:通货紧缩。指的是价格水平price level的持续下降(通常为两个季度),通胀率为负数。此时货币的购买力上升。
  • Disinflation:反通货膨胀。指的是价格水平price level的上涨速度变慢,通胀率仍为正数。
    • 注意:disinflation仍然是inflation,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只是上涨速度变慢。(如价格水平去年上涨10%,今年上涨5%)


b) Calculating inflation using a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including role of weighted basket of goods and services. 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计算通胀水平,其包含一系列带权重的商品和服务

  • 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测量的指标主要是Consumer price index(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和inflation rate通胀率。
  • Consumer price index(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指的是从家庭households消费的所有商品中,选出一揽子有代表性的商品a basket of representative products,计算这一揽子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变化average change of prices情况。
    • CPI计算的是平均数,因此每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不一定相同,价格有上升也会有下降。
    • CPI是具体的数字,不是百分数。如CPI=109(前一年CPI=100)可以理解为如果一样商品去年卖100元,那么同样的商品今年将卖109元。
    • 计算方法:
CAIE2023-4.6.2-1.png


      • 1. 人为选取base year,并规定base year的CPI为100。【base year的选取要求可参考4.4.3】可根据情况改动,但后续计算过程也要进行相应调整。
      • 2. 根据人们消费情况确定一揽子商品。各国挑选标准不同,英国会挑选约650-700种商品。通常这些商品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品在样本中的占比普遍偏高。(A-Level阶段无需掌握具体挑选标准)
      • 3. 为不同类型的商品赋权重。按照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消费额占比为每种商品确定权重,以体现该商品对价格变化影响的重要程度。权重越高,意味着该商品价格如果发生变动,越能够影响全社会价格水平,对人们和经济体影响较大。
      • 4. 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幅度。可通过各种途径(采访、实地调查、上网查找等)了解一段时间内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价格变化情况以base year为准,A-Level阶段无需掌握具体了解价格的过程)
      • 5. 将第三步的权重与第四步的价格变化幅度相乘,得到CPI的变化率。
        • \(\%\space change\space of\space CPI = w_{1}\times\Delta P_{1} + w_{2}\times\Delta P_{2} + w_{3}\times\Delta P_{3} + w_{4}\times\Delta P_{4} +\space ...=\sum_{i=1}^n w_i\Delta P_i\)
      • 6. 用base year的CPI=100与第五步的CPI变化率相乘,得到本年度的CPI。(注意:因为第四步的价格变化采用base year的情况计算变化率,因此这里永远都是采用base year的CPI=100去乘。)
        • \(CPI_{i} = CPI_{0}\times(1 + \%\space change\space of\space CPI)\)
      • 7. 使用不同年份的CPI去计算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


  • 关于通胀率inflation rate的计算:
    • 方法一:annual average method:比较最近12个月的平均价格水平与上一个12个月的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属于量的变化)。如2011年CPI是105,2012年CPI是110,则该方法得出的通胀情况为CPI上涨5。
    • 方法二:year-on-year method:比较本年该月份与上一年该月份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属于率的变化)。公式如下:
      • \(inflation\space rate = \frac{CPI_{2}-CPI_{1}}{CPI_{1}}\)


c) Limitations of the CPI as a measure of the rate of inflation. CPI作为通胀率估计的局限性

  • 使用CPI测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 难以准确选取base year基准年。
    • 做调查survey时,不同人群对相同的题目可能出现主观上的理解偏差、记忆偏差,甚至可能出现故意隐瞒。
    • 选取一揽子商品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样本选取有偏差bias,不具有代表性not representative;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偏好性,CPI不能代表该群体;更新速度慢take time,难以代表当前消费情况(out of date过时);忽略人们转移需求alter purchases to cheaper products、商品质量quality有差异(比如提价是因为质量提升导致、企业没有提价但产品质量变差)等。


d) The producer (wholesale) price index as an indicator of future trends in the rate of inflation. 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通胀率未来趋势的估计指标

  • Producer (wholesale) Price Index(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指的是企业购买的所有生产要素中,选出一揽子有代表性的生产要素,计算这一揽子生产要素价格的加权平均变化average change of prices情况。
  • 因为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时,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产品的价格也会上升。因此当PPI上升时,过一段时间CPI也会上升。所以PPI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CPI变化趋势的预演。

e) Causes of inflation: 通胀的原因

• demand-pull 需求拉动型通胀
• cost-push 成本推动型通胀
• excessive growth of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的超额增长

  • Cost-push inflation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由于企业costs上升(包括工资wage、原材料raw material、能源energy、税收tax、汇率贬值depreciation、资源受损depletion of resources等等),导致AS曲线左移,提升了价格水平price level。
    • 常见图像如下:
CAIE2023-4.6.4-1.png


    • 由于cost-push inflation会带来real output的下降,因此这种原因导致的通货膨胀必须尽快干预,否则会带来经济衰退。
    • Wage-price spiral:工资-价格(恶性)循环。当劳动者产生经济会发生通货膨胀的预期expectation后,会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因此企业的成本会上升,引发cost-push inflation,从而真的发生了通货膨胀。如果不加干涉,通货膨胀会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 Imported inflation:进口型通胀。由于国外发生了通货膨胀或本国货币相对贬值,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带来cost-push inflation,从而本国也发生了通货膨胀。


  • Demand-pull inflation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由于aggregate demand上升较快(C、I、G、X-M等上升),导致AD曲线右移,提升了价格水平price level。
    • 常见图像如下:
CAIE2023-4.6.4-2.png


    • Demand-pull inflation时,虽然价格水平提升,但总产出real output同样也有所上升,经济得到增长。因此当通胀率较低时,政府基本不会干预。
    • 当消费者有了通货膨胀的预期expectation之后,会趁价格还没上涨时立即进行商品的购买,从而提升consumption,导致AD上升,从而真的发生了通货膨胀。
    • 在长期,随着GDP濒临生产上限,通胀会逐渐加速。(凯恩斯的理论)
    • 货币学派Monetarists认为,货币供给money supply的过量增加使得货币贬值,价格提升,从而引发通胀(“monetary inflation”)。而凯恩斯学派Keynesians则认为,是由于发生了通货膨胀导致价格提升,政府不得不发行更多的货币以满足人们对money的需求。
    • 政府支出government spending和投资investment在长期可能并不会导致通胀,因为这些可作为供给侧政策,通过提高教育、基建等,提升劳动力或资本的生产效率,从而引发LRAS右移。价格水平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短期会引发通胀)


  • 注意:demand-pull inflation和cost-push inflation有可能会相互叠加、相互推动。
    • 比如,贬值会导致进口价格提升,引发cost-push inflation,同时出口也会增加,引发demand-pull inflation。
    • 比如,高政府支出引发了demand-pull inflation,价格提升,这使得工人要求高工资,进而引发cost-push inflation。


f) Causes of deflation: 通缩的原因

• falling aggregate demand (AD) 总需求的下降
• increase in aggregate supply (AS) 总供给的上升
• fall in the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的下降

  • 关于deflation的发生原因
    • Good deflation
      • 由于商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升等原因导致AS曲线右移,价格水平降低。
      • 常见图像如下:
CAIE2023-4.6.4-3.png


      • 商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升,real output上升带来经济增长,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因此这种类型的deflation带来的更多是正面效果,政府不会干预。


    • Bad deflation
      •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deficient aggregate demand导致AD曲线左移,价格水平降低。
      • 常见图像如下:
CAIE2023-4.6.4-4.png


      • 这种类型的deflation,由于有效需求不足,AD曲线左移导致real output下降,经济陷入衰退,失业人口增加,人们的收入减少,从而消费会随之下降,有效需求愈发不足,导致陷入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deflation causing deflation(deflationary spiral)。此时政府必须尽早干预经济,避免情况恶化。
      • 大多数deflation是这种bad deflation。


g) Effects of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on: 通胀与通缩对以下方面的影响:

• Consumers 消费者
• the government 政府
• firms 企业
• workers 工人
• income distribution 收入分配
• investment 投资
• competitiveness 竞争
• the current account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账户的经常账户

  • 关于inflation的影响
    • inflation带来的问题:
      • 净出口下降reduction in net exports。
        • 本国通胀会导致国产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减少出口并增加进口。
      • 收入分配受到影响unplanne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 一部分劳动者实际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 发放贷款者lenders收到的还款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下降。
      • 存在菜单成本menu costs。
        • 价格变动导致标签要常换。
      • 存在“皮鞋成本”shoe leather costs。
        • 由于通胀会降低人们现有投资方式的收益,人们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时间、精力、金钱等)去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 存在财政拖累fiscal drag。
        • 由于通胀的存在推高了名义工资,但税法调整相对滞后,人们需要按照更高层级的税率交收入税,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福利受到损失。
      • 减少投资discouragement of investment。
        • 高通胀为经济带来不确定性uncertainty,人们会为了规避风险risk而减少投资。
      • 存在通胀噪音inflationary noise。
        • 价格有信号作用signal。通胀带来的价格水平提升会被企业误解读为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因此会增加产出,导致资源的浪费resource misallocation。
      • 通胀会引发下一轮通胀inflation causing inflation。尤其是对通胀的预期会使得通胀提前到来。【可参考4.6.4】


    • inflation带来的好处:
      • 刺激产出stimulate output。
        • 低稳的需求拉动型通胀low and stable demand-pull inflation会提升产量,带来经济增长。
      • 减少债务压力reduce the burden of debt。
        • 通胀发生时,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下降,借款者borrowers还钱金额的实际价值下降,税负压力减轻。(也可以理解为通胀导致名义工资上升,而还款数额不变,更容易还清欠款。)
      • 阻止一部分失业prevent some unemployment。
        • 通胀发生时,工资水平的调整存在滞后性,名义工资不变时,企业的实际成本降低。因此企业无需进行大规模裁员即可满足盈利需求,一部分人的工作得以保住。


  • inflation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大小取决于:
    • Cause of inflation通胀的原因。
      • cost-push inflation比demand-pull inflation的危害更大。【可参考4.6.4】
    • inflation rate通胀率大小。
      • 高通胀比低通胀的影响大。【可参考4.6.1】
    • inflation是否平稳。
      • accelerating加速的通胀比stable稳定的通胀影响要大。
    • inflation是否被估计到。
      • 已被人们估计到的通胀(有预期的通胀)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人们已经将通胀带来的各种问题考虑到自己的经营或投资计划内。
    • 和其他国家通胀情况的对比compar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 如果本国通胀水平比其他国家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会降低,危害较大。


3.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就业与失业

a) How unemployment is measured,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definition.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如何测量的

  • 经济学中的失业unemployment:指的是有能力able、愿意工作willing to work、却没有工作without jobs的人。这比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失业范围要窄很多,要特别注意。
    • Employment就业:有工作的人。
    • Economically active活跃人群:又称为labour force劳动力,即employment和unemployment的人口之和,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要素(Labour要素)。劳动力的数量受到国家人口、劳动参与率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Economically inactive不活跃人群:因为种种原因不构成劳动力的人,比如上大学、提前退休、身体或家庭等原因无法工作、拒绝工作等。
    • Working age工作年龄:法律规定的劳动人口年龄范围,各国情况不同,较多的情况为18-64岁。属于该年龄范围的所有人口(包括economically active和economically inactive)都是working age population。
    • Underemployment:虽然现在有工作、但自身最大潜能没有全部投入生产过程的人,存在着工作能力的浪费。这类人群的存在会导致国家低估失业率。
    • Discouraged workers:不排斥去工作,但也不会主动去寻找工作的人。
CAIE2023-4.5.1-1.png


  • 对失业的测量方式主要分两种:
    • Claimant count measure:政府根据前来申领失业补助unemployment benefits的人数计算失业人数(英国采用该种方法时,是按照Job Seeker’s Allowance这一补贴的领取来计算的。)
      • 该方法好处:
        • 数据获取方便快捷,便于收集。
        • 统计成本低。
      • 该方法问题:
        • 领取补贴人群和失业人群不完全重合(有些失业的人没有申请领取补助,有些工作的人冒领失业补助,有些under-employment的人不符合领取条件但算是隐性失业)。
        • 领取福利补助会使得某些人群放弃寻找工作,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


    • Labour force survey measure:世界劳工组织(ILO)选取一部分人群作为样本,进行有关工作情况的访谈或问卷调查,并用该样本来估计整个经济体的失业情况。
      • 该方法好处:国际标准统一,可进行经济体之间的比较。
      • 该方法问题:
        • 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 每个人对问题的回答标准可能不统一(尤其是主观问题)。
        • 统计口径粗略,缺少更具有指导意义的细分数据。
        • 统计成本高,耗时长。
        • 访谈时人们可能会刻意隐瞒失业现状。


b) The causes of unemployment: 失业的原因

• frictional 摩擦型失业
• seasonal 季节型失业
• structural 结构型失业
• demand deficiency 需求不足型失业(周期型失业)
• real wage inflexibility. 实际工资缺乏灵活型失业

  • Frictional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业,指的是劳动者暂时处于上一份工作和下一份工作之间的空窗期的失业状态。
    • 摩擦性失业非常短暂,可能只会维持几天或者几周。
    • 摩擦性失业对AS侧造成影响。
      • 摩擦性失业具体还会分为四种小分类:
        • Voluntary unemployment:自愿性失业,又称real wage inflexibility unemployment,指的是劳动者不接受当前工资下的工作岗位。
        • Search unemployment:搜索性失业,指的是放弃了可获得的工作机会,转而寻求更满意的工作。
        • Casual unemployment:临时性失业,指的是劳动者结束了上一份短期工作,在寻找或等待下一份短期工作。(比如演员、建筑工人)
        • Seasonal unemployment:季节性失业,指的是由于某些商品和服务的特殊性质,人们会在一年中的某些时间段内临时失去工作。(如雪乡旅游、海滩租赁等)


  • Structural unemployment:结构性失业,指的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和供给无法完全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情况。
    • 结构性失业属于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带来的结果,有时候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供给情况对不上,所以出现失业。结构性失业如果不干预则会长期存在。
    • 结构性失业对AS侧造成影响。
    • 结构性失业具体还会分为多种小分类:
      • Regional unemployment:地区性失业,指的是由于地域隔阂、思维观念、家庭、物价、当地企业集中倒闭等原因,导致某些地区的劳动力过剩而另一些地区的劳动力紧缺,地区间供需不平衡。(如交通不畅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难以进城务工,而城市建设又紧缺劳动力)
      • Technology unemployment:技术性失业,指的是技术进步或资本取代劳动力,而导致一部分劳动者失业。
      • International unemployment:国际性失业,指的是由于本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或本国企业向国外转移,而导致本国企业削减产出,造成一部分劳动者失业。
      • Occupational unemployment:职业性失业,指的是失业者由于技能、知识等不足而无法胜任新工作的需求,导致难以找到新工作的情况。如市场上的劳动力需求均为泥瓦匠,因此只会木工的木匠失业后难以更换新工作。


  • Cyclical unemployment:周期性失业,又称demand deficiency unemployment,指的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而导致的失业情况,在经济衰退时该类型尤其明显。
    • 周期性失业会随着经济周期而反复出现,并在一段时间后减弱或消失。
    • 周期性失业主要来自于需求不足deficient aggregate demand,对AD侧造成影响。
    • 周期性失业的常见图像如下:(经济衰退导致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如果工人拒绝降低工资,则发生失业。而降低工资又会使得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降低,经济进一步衰退,失业情况持续恶化。)
CAIE2023-4.5.3-1.png


  • 对各类失业情况的简要总结图:
CAIE2023-4.5.3-2.png


c) The effects of unemployment on: 失业对以下情形的影响:

• consumers 消费者
• firms 企业
• workers 工人
• public finances 公共部门财政资金
• resource utilisation and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资源利用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 society. 社会

  • 对工人worker的影响
    • 好处:
      • 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失业可以成为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
    • 问题:
      • 收入income下降,生活质量standards of living降低。
      • 自卑A cost in terms of personal worth and dignity,心理压力pressure大。
      • 长期远离工作岗位会使得他们技能生疏、被怀疑工作能力,更难找到工作。


  • 对企业firms的影响:
    • 好处:
      • 企业可以随时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对商品市场的反应迅速。
      • 由于有失业压力,部分劳动者可能会放弃高工资的要求。
    • 问题:
      • 消费者收入下降,降低了对商品的消费需求。
      • 长此以往,劳动力储备会下降,企业招工会变得困难。


  • 对社会society的影响:
    • 问题:
      • 失业人口过多会对社会治安造成负面影响,犯罪率crime rate可能上升。


  • 对经济economy的影响:
    • 好处:
      • 失业的存在能推动产业升级,劳动力逐渐从夕阳产业向成熟产业或朝阳产业转移。
    • 问题:
      • Labour的生产要素没有最大效率利用,经济无法达到最大产出,社会福利没有最大化。


  • 对政府government的影响:
    • 问题:
      • 政府必须为失业人口提供失业补助unemployment benefits,增加了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容易带来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
      • 失业人口的收入下降,收入税income tax下降,政府的税收收入tax revenue减少。
      • 需要额外为失业人口提供信息、举办各种招聘会、培训等等,有一定的成本。


  • 对其他消费者consumer的影响:
    • 问题:
      • 企业可能因为当地失业人口过多、需求不足而离开,当地的其他消费者可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减少,影响生活质量standards of living。


  • 失业带来影响的大小取决于:
    • 失业率rate高低:失业率越高,(负面)影响越大。
    • 失业时长duration:失业时间越久,(负面)影响越大。
    • 失业类型type:摩擦性失业的影响最小,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 关于失业,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 低失业不代表经济情况一定很好。人们可能处于underemployment的状态,劳动力资源仍被大量浪费。
    • 失业率下降的原因需要引起注意。如果是因为劳动力提升了技能、基础设施改善等原因而导致失业率下降则是好消息;如果是因为劳动力实在难以找到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则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
    • 失业情况在不同群体之间的情况可能不同,受到年龄、性别、种族、地区、技能等多重因素影响。


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underemployment. 失业与未充分就业之间的区别

  • Unemployment失业人群,是没有工作但在积极找工作的人。
  • Underemployment未充分就业人群,是有工作但工作太过简单或时长太短(兼职),从而造成的劳动力能力的浪费。未充分就业人群的存在会掩盖该国失业的实际情况,因为这些未充分就业人群也是劳动力的浪费,但失业率这类的统计指标并没有将其统计在内。【参考2.3.1-3(a)】


e)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in rates of employment, u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inactivity. 就业率、失业率和经济不活跃人口率变化的重要性

  • 关于失业的几个重要变化率计算公式:
    • \(Unemployment\space rate = \frac{Unemployment}{Labour\space force} = \frac{Unemployment}{Employment + Unemployment}\)


    • \(Participation\space rate= \frac{Labour\space force}{Working\space age} = \frac{Employment + Unemployment}{Working\space age}\)


    • \(Employment\space rate= \frac{Employment}{Working\space age}\)


    • \(Rate\space of\space economically\space inactive\space population = 1 - participation\space rate\)


f) The significance of net migration for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净移民对就业与失业的重要性

  • 净移民带来的好处:
    • 外来移民将增加本国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如果进来的是高质量人才,则会提高本国的劳动力人口素质。这会使得本国生产要素增加,实现经济增长。
    • 劳动力市场内形成更强的竞争,使得人们自觉提高技能水平,效率上升。
    • 人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 净移民带来的坏处:
    • 外来移民将会抢占本国提供的岗位,造成一部分本国劳动力失业。
    • 如果外来移民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的S线右移,市场确定的工资水平将下降。
    • 如果移出本国的是高素质劳动力,则会造成brain drain的局面,削弱本国科技进步的能力,长期竞争力下降。


4. 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账户

a) Component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account. 国际收支账户的组成部分,包括经常账户的组成

b)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ficits and surpluses in the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balance.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顺差和逆差之间的区别

c)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balance of payments deficits and surpluses on the current account. 经常账户的顺差和逆差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