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xcel IAL U2 revision - Section 6 (2018)

来自A level and IG Revision Wiki
Jienachou讨论 | 贡献2022年9月25日 (日) 13:13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点此返回复习要点目录】


如遇到公式加载异常,请刷新页面!

Section 6 Macroeconomic objectives and policies 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

  • 大纲要求

Edexcel2018-2.3.6要求.png


1. Macroeconomic objectives 宏观经济目标

a) 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

  • 首要目标,如果其他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国家会将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目标。


b) Low and stable rate of inflation. 低且稳定的通胀率

  • 一般会制定通胀目标,通常为2%左右。

c) Low unemployment. 低失业

  • 尽量接近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但没有非常明确的数值要求。


d) Balance of payments equilibrium on current account. 经常账户平衡

  • 长期时要求经常账户尽量保持平衡,但短期内因为经济增长或其他原因,可以忍受一定的贸易失衡。


e) Balanced government budget. 政府预算平衡

  • 长期时要求政府预算尽量保持平衡,但短期内因为调控经济或其他原因,可以忍受一定的预算失衡。


f) Greater income equality. 收入分配更加平等

  • 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兼顾公平,通过progressive tax和transfer payment等方法缩小贫富差距。


2. Possible conflicts between macroeconomic objectives 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a)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including the short-run Phillips curve. 通货膨胀与失业,包括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 Inflation与unemployment呈负相关关系。inflation越高,unemployment越低,反之同理。
    • Inflation可能导致较低的unemployment。
      • 通胀导致人们的实际收入下降,如果人们想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就需要去工作,所以失业率会下降。
    • Unemployment下降可能导致inflation。
      • 失业率下降意味着更多的人从事产品生产,会带来更多产出,实现经济增长,AD右移导致demand-pull inflation。
      • 失业率下降意味着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高,这会提升工资水平,企业成本上升,SRAS左移导致cost-push inflation。


  • Traditional Phillips curve: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被称为short-run Phillips curve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用于体现inflation与unemployment的负相关关系。
CAIE2023-10.2.5-1.png
    • 在左半部分,失业率原本就低,劳动力需求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很多工资才能抢到人,失业率稍微降低一点就会引起很高通胀的代价。因此图像较陡峭。而右半部分,失业率较高,劳动力需求压力不大,即使降低很多失业率也无需加很多工资,不会有太高的通胀,图像较平缓。
    • Traditional Phillips curve可以画到横轴下方,因为纵轴的负坐标代表deflation,也是有经济学含义的。
    • 政府需要在通胀和失业中寻找平衡点trade-off,既不要太高的通胀,也不要太高的失业率。
  • Traditional Phillips curve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 Movement型移动:当AD方面的原因导致inflation变化时(demand-pull inflation增加或降低),点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上沿着曲线滑动,发生movement型移动。AD与点在SRPC的移动方向呈正相关关系。
      • 当AD上升时,inflation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上的点左移,如下图所示。
CAIE2023-10.2.5-2.png
        • 原来的经济均衡点在黄点的位置。因为黄点处于LRAS上,所以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也位于LRPC上(黄点)。
        • 当AD上升到AD1后,均衡点变为红点的位置,价格水平也从P上升到P1,发生了demand-pull inflation。而产量则从QY上升到了Q1,因此失业率应该下降。
        • 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红点),inflation从A上升到A1,失业率从UY下降到U1,所以是点沿着SRPC进行movement型移动(左移)。
      • 当AD下降时,inflation下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上的点右移,如下图所示。
CAIE2023-10.2.5-3.png
        • 原来的经济均衡点在绿点的位置。因为绿点处于LRAS左侧,意味着产出没有达到生产上限,失业率应该比自然失业率略高,所以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位于LRPC的右侧(绿点)。
        • 当AD下降到AD1后,均衡点变为白点的位置,价格水平也从P下降到P1,inflation下降(或者说发生了bad deflation)。而产量则从Q下降到了Q1,因此失业率应该上升。
        • 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白点),inflation从A下降到A1,失业率从U上升到U1,所以是点沿着SRPC进行movement型移动(右移)。
    • Shift型移动:当SRAS方面的原因导致inflation变化时(cost-push inflation增加或降低),整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发生shift型移动。SRAS与SRPC移动方向呈负相关关系。
      • 当SRAS下降时,inflation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整体右移。如下图所示。
CAIE2023-10.2.5-4.png
        • 原来的经济均衡点在黄点的位置。因为黄点处于LRAS上,所以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也位于LRPC上(黄点)。
        • 当SRAS下降到SRAS1后,均衡点变为绿点的位置,价格水平也从P上升到P1,发生了cost-push inflation。而产量则从QY下降到了Q1,因此失业率应该上升。
        • 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绿点),inflation从A上升到A1,失业率从UY上升到U1,新的均衡点位于右上方。SRPC上每个点都会经历类似的向右上方移动,因此表现为整条SRPC向右shift型移动到SRPC1
        • 此时inflation和unemployment同时上升,这被称为经济发生了stagflation滞胀。
      • 当SRAS上升时,inflation下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整体左移。如下图所示。
CAIE2023-10.2.5-5.png
        • 原来的经济均衡点在绿点的位置。因为绿点处于LRAS左侧,意味着产出没有达到生产上限,失业率应该比自然失业率略高,所以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位于LRPC的右侧(绿点)。
        • 当SRAS上升到SRAS1后,均衡点变为黄点的位置,价格水平也从P下降到P1,inflation下降(或者说发生了good deflation)。而产量则从Q上升到了QY,因此失业率应该下降。
        • 因为黄点处于LRAS上,所以画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也位于LRPC上(黄点)。此时inflation从A下降到A1,失业率从U下降到UY,新的均衡点位于原SRPC的左下方。SRPC上每个点都会经历类似的向左下方移动,因此表现为整条SRPC向左shift型移动到SRPC1


  • 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被称为long-run Phillips curve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RPC)。用于体现当经济处于其生产上限时,失业与通胀之间的关系。
    • 该观点由Monetarists货币学派学者提出,用于否定政府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的效果,认为任何对经济的干预都无法在长期内降低失业率,只会使得通胀更加严重。因此政府不应该采取干预政策。
CAIE2023-10.2.5-6.png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RPC)垂直于横轴,表示当经济处于full employment时,无论政府怎么努力,都无法再降低失业率了,此时的失业率为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自然失业率。该失业率与inflation通胀没有关系。


b) Economic growth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 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企业扩张、生产增加,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环境问题。
  • 为了处理这些环境问题,不得不拨出一部分原本用于经济增长的资金,会减少经济增长。同时,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干预,企业的扩张也会受到一定限制或不得不选择成本较高的生产方式,降低效率。


c) Inflation and equilibrium on the current account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通胀与经常账户平衡

  • inflation可能会导致deterioration on the current account。(deficit增加或surplus下降)
    • 如果本国发生了inflation且比其他国家严重,则出口价格偏高,出口降低。本国商品价格高,人们转而购买进口商品,进口增加。这会导致current account出现恶化(即deficit赤字上升或surplus盈余下降)。
  • Current account surplus可能会导致inflation。
    • Current account surplus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因此AD会上升,出现demand-pull inflation。
      • 注意:该原因导致的inflation有可能是短期的。因此出口较高、进口较低会导致人们对本国货币的需求较高、供给较少,这在货币市场上会引发货币升值。而货币的升值会提高出口品的价格、降低进口品的价格,所以出口下降,进口上升,current account surplus会降低,回到均衡位置。


d)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equality. 经济增长与收入平等

  • 经济增长会给一部分人更好的发展机会,赚取更多收入,从而贫富差距拉大。
  • 为了维持一定程度的公平,政府会采取progressive tax和transfer payment的方法,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热情,影响经济增长。


3. Macroeconomic supply-side policies 宏观经济的供给侧政策

a) Supply-side policies designed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competition and incentives. 旨在提高生产率、竞争与激励措施的供给侧政策

b) Free market policies: 自由市场政策:

• deregulation of product and labour markets 放松对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去规则化)
• privatisation 私有化
• reduction in taxation 减税
• changing the levels of welfare payments 改变福利金水平
• cutting the costs of bureaucracy for firms. 降低公司的官僚成本

c) Interventionist policies: 干预主义政策:

•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skills 对教育、培训和技能的投资
• incentives to encourage investment: tax incentive or subsidies 鼓励投资的激励措施:税收激励或补贴
•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基础设施投资
• finance for business start-ups 创业融资
• regional policy. 区域政策

d)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fferent supply-side policies. 不同供给侧政策的优缺点

4. Macroeconomic demand-side policies 宏观经济需求侧政策

a) Demand-side policies: 需求侧政策:

•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区别
•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flationary and deflationary policies. 扩张型政策和紧缩型政策的区别

b) Fiscal policy instruments: 财政政策工具:

•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政府支出与税收

c)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货币政策工具:

• interest rates 利率
• asset purchases to increase money supply (quantitative easing) 通过资产购买增加货币供给(量化宽松政策)
• changes in lending criteria 放贷标准的变化
• reserve asset (liquidity) requirements. 储备资产(流动性)要求

d)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实施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的作用:

•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实施货币政策
• achieving an inflation target 实现通胀目标
• as banker to the government 作为政府的银行
• as banker to the banks – lender of last resort. 作为银行的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责

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fferent demand-side policies. 不同需求侧政策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