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E AS and A Level revision - Unit 8 (2023)

来自A level and IG Revision Wiki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点此返回复习要点目录】


如遇到公式加载异常,请刷新页面!

Unit 8 Government microeconomic intervention (A Level) 第八章 政府微观干预(A2)

8.1 Government policies to achieve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rrect market failure 实现有效资源分配与纠正市场失灵的政府政策

  • 大纲要求

CAIE2023-8.1要求.png


8.1.1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measures to tackle different forms of market failure: 处理不同形式市场失灵的方法的应用与有效性

• specific and ad valorem indirect taxes从价税与从量税
• subsidies补贴
• price controls价格管控
• production quotas生产限额
• prohibitions and licences禁令与许可
• regulation and deregulation法规与去规则化
• direct provision直接提供
• pollution permits污染许可证
• property rights产权
• nationalisation and privatisation国有化与私有化
•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信息提供
• behavioural insights and "nudge" theory行为洞察与助推理论

  • Specific and ad valorem indirect taxes:从价税与从量税。
    • 定义、特征及基本图像:【参考3.2.1】
    • 适用范围:demerit goods、nega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对negative externality负外部性的调节:
      • 针对negative production externality负生产外部性:
CAIE2023-8.1.1-1.png
        • 对企业征收税收的数额应该等于marginal external costs(MEC),即图中MPC与MSC竖向相差的距离yz。征税后企业的成本等于现有成本MPC加上税收成本(数值等于MEC),因此总成本将与MSC相等。这相当于企业实际的供给线与社会最优的供给线MSC重合了,因此实际生产出来的数量自然也是社会最优的数量,市场失灵消失。
      • 针对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负消费外部性:
CAIE2023-8.1.1-2.png
        • 当前企业的最优生产数量应为MSC=MSB时确定的产量Q1。对企业征收税收时,税收数额应该等于marginal external costs(MEC),即图中MPB与MSB竖向相差的距离yz,但移动的曲线仍然是S线。征税后企业的成本等于现有成本MPC加上税收成本(数值等于MEC)。新的成本线MPC+tax与MPB交于z点,此时的生产数量也为Q1,因此实际生产出来的数量自然也是社会最优的数量,市场失灵消失。
    • 税收可能带来的问题:【参考3.2.1】


  • Subsidies:补贴
    • 定义、特征及基本图像:【参考3.2.2】
    • 适用范围:merit goods、posi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public goods
    • 对posi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的调节:
      • 针对positive production externality正生产外部性:
CAIE2023-8.1.1-3.png
        • 对企业发放补贴的数额应该等于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s(MEB),即图中MPB与MSB竖向相差的距离yz。补贴后企业的成本等于现有成本MPC减去补贴额(数值等于MEB),因此总成本将与MSC相等。这相当于企业实际的供给线与社会最优的供给线MSC重合了,因此实际生产出来的数量自然也是社会最优的数量,市场失灵消失。
      • 针对posi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正消费外部性:
CAIE2023-8.1.1-4.png
        • 当前企业的最优生产数量应为MSC=MSB时确定的产量Q1。对企业进行补贴时,补贴数额应该等于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s(MEB),即图中MPB与MSB竖向相差的距离,但移动的曲线仍然是S线(右移)。补贴后企业的成本等于现有成本MPC减去补贴额(数值等于MEB)。新的成本线MPC+subsidy与MPB交于z点,此时的生产数量也为Q1,因此实际生产出来的数量自然也是社会最优的数量,市场失灵消失。
    • 补贴可能带来的问题:【参考3.2.2】


  • price controls价格管控
    • 内容:包括maximum price与minimum price。【参考3.2.4】
    • maximum price适用范围:merit goods、posi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
    • minimum price适用范围:demerit goods、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


  • production quotas:生产限额
    • 定义:对产品的生产数量使用法律法规进行限制。
    • 适用范围:demerit goods、nega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政策带来的好处:能够减少对消费者或第三方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身体健康等)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 商品数量减少,出现shortage短缺,导致价格上升。
      • 消费者不得不排队购买。
      • 人们对商品的excess demand超额需求催生informal market黑市。


  • prohibitions and licences:禁令与许可
    • 使用法律法规控制市场供给supply的方法。prohibition禁令会减少市场上的供给,而发放licences会增加市场上的供给。


  • regulation and deregulation:法规与去规则化
    • regulation:法规。通过政府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来纠正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
      • 比如:禁止污水直接排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适用范围:demerit goods、nega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可能带来的问题:权力滥用、贪污受贿、各类处罚标准和罚款金额难以正确估计
    • Deregulation:去规则化。通过废止一些无关紧要的法规限制,以便降低行业过高的进入门槛,纠正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主要目的是鼓励竞争competition)
      • 比如:允许私企进入行业
      • 适用范围:merit goods、posi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monopoly
      • 可能带来的问题:必要门槛缺失(如医生从业证、律师从业证等)


  • direct provision:(政府)直接提供
    • 适用范围:public goods、merit goods、posi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政策带来的好处:增加社会经济福利、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使用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政府支出增加导致财政赤字、政府对部分商品的生产不熟悉或没有效率、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 pollution permits:污染许可证
    • 含义:由政府给各家企业发放的污染准排额度,超过额度则有惩罚。但各家企业的污染许可证可以进行买卖,即用不完的额度可以在交易市场中卖掉换钱,额度不够用可以花钱在交易市场中购买额度以提升额度上限。
    • 适用范围:Negative production externality
    • 图像分析:
CAIE2023-8.1.1-5.png
      • 假设一开始政府定下的额度是Q,因此供给线是一条垂直的S线。市场对额度的需求是D线,确定了pollution permits污染许可证的价格为P。
      • 当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上升时,需要的排放额度也随之增加,D线右移到了D1线的位置,污染许可证的价格上升到P1。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企业会有动力去减少污染排放或使用更环保的机器设备。
      • 当政府为了让企业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可以考虑将排放额度降低到Q1的位置,S线左移到S1线的位置,污染许可证的价格上升到P1。企业为避免更高的生产成本而会努力减少污染。
    • 政策带来的好处:
      • 污染下降。
      • 政府的工作比较简单(只需制定总排放量即可)。
      • 便于各家企业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额度调整。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 难以精准控制某一家企业的污染排放。
      • 政府对总排放量的制定额度不一定准确。
      • 买卖过程中存在额外的谈判成本、时间成本等。


  • property rights:产权
    • 含义:所有者对其拥有的产品如何使用所具有的权力。
    • 适用范围:Negative production externality
    • 企业如果拥有排污设施的产权,受到污染带来的负外部性的周边居民或政府可以通过向其提供资金补偿,从而令其减少污染排放。周边居民如果拥有被污染物的产权(如土地产权),可以对排污企业提起诉讼,企业为避免诉讼费用、赔偿和名声损失,会减少污染排放。


  • nationalisation and privatisation:国有化与私有化
    • nationalisation:国有化。指的是企业的所有权由私人(或私企)所有转为国家所有。
      • 适用范围:natural monopoly、merit goods、negative production externality
      • 政策带来的好处:
        • 能够支付高昂的fixed costs,更好地提供水、电、公共交通等服务,提高社会福利。
        • 能够充分考虑多方利益,尽可能降低负外部性。
        • 能够提供public goods或一些无利可图的商品或服务。
        • 部分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国企提供能够提升安全性(如武器等)。
        • 对工人的待遇相对友好。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 财政支出多,导致财政赤字。
        • 生产效率低下。
        • 国企方面过度投资会抑制私企发展。
    • privatisation:私有化。指的是企业的所有权由国家所有转为私人(或私企)所有。
      • 适用范围:monopoly、inefficient production。
      • 政策带来的好处:
        • 通过price mechanism分配资源,提升分配效率。
        • 企业由于逐利,会自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研发新技术,进而降低价格、增加品种、提升质量。
        • 为政府贡献更多税收。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 无法盈利的商品将不再提供。
        • 注意不可将一些战略性商品的生产权交给私企。
        • 如果私企仍然属于monopoly垄断性质,效率仍然得不到提升。


  •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信息提供
    • 含义:政府通过向公众提供更多信息来纠正市场失灵。
    • 适用范围:merit goods、demerit goods、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posi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moral hazard。
    • 信息提供主要针对由于information failure导致的一系列市场失灵,包括a lack of information信息缺失、inaccurate information信息不准确和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 政策带来的好处:
      • 使人们充分了解信息,减少information gap,自发改变自身的行为。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 政府支出增加,带来财政赤字。
      • 不具有强制性,效果可能不佳或纠正时间较长。


  • behavioural insights and ‘nudge’ theory:行为洞察与助推理论
    • ‘nudge’ theory:助推理论。通过一系列引导,鼓励人们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 前提条件:
      •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信息提供。提供充足的信息以帮助人们决策。
      • paternalism家长主义。国家和政府需要引导人们做出有利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
    • 适用范围:merit goods、demerit goods、nega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positive externality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政策带来的好处:
      • 使人们充分了解信息,减少information gap,自发改变自身的行为。
    • 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
      • 不具有强制性,效果可能不佳或纠正时间较长。


8.1.2 government failure in microeconomic intervention: 微观干预中的政府失灵

• definition of government failure政府失灵的定义
• causes of government failure政府失灵的原因
•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failure政府失灵的影响

  • government failure政府失灵的定义:政府用于纠正市场失灵的干预行为反而会给社会带来净福利损失net loss of economic welfare。
  • government failure政府失灵的原因:
    • imperfect information:不完全的信息。政府得到的可能是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导致决策出现偏差。比如没有估准外部性的大小、被企业欺骗、对merit goods和public goods的需求量难以把握。
    •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意想不到的后果。政府在实施政策前,没有想到会出现某些后果,这些意料之外的后果可能带来inefficiency无效率。比如发放welfare payments打算提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但发放金额过高也会导致人们失去找工作的热情,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 policy conflict:政策冲突。政府实施的多个政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这会削弱政策的有效性,有时带来负面影响的冲突影响较大,就会出现政府失灵。


  •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failure政府失灵的影响:
    • 生产和分配没有效率inefficiency,资源错配resource misallocation造成浪费。



8.2 Equity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wealth平等与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

  • 大纲要求

CAIE2023-8.2要求.png


8.2.1 difference between equity and equality公正与公平的区别

  • Equity:公正。指的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发放与其相符的资源。能者多得,是fair恰当的资源分配。
    • Horizontal equity:横向公正。相同情况的人们,应该交相同的税额。
    • Vertical equity:纵向公正。穷人和富人交的税额应该不同。(富人多交,穷人少交)
  • Equality:公平。指的是人人一律平等,每个人得到的资源(收入)的数量是一样的。
    • 经济实现equity应该是最理想的情况,但现实中为了操作方便,政府一般还是以实现equality为目标。
      • 多收progressive tax、少收regressive tax会减少inequality不平等(变得更平等)。
      • 少收progressive tax、多收regressive tax会增加inequality不平等(平等性下降)。



8.2.2 difference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公正与效率的区别

  • 政府的各类干预政策会尽量纠正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提升efficiency效率,但却可能增加社会的inequality不平等,尤其是一些纠正negative productive & consumption externality的政策。比如对公路收费会降低交通堵塞,却使得低收入家庭的负担加重。



8.2.3 distinction between absolute poverty and relative poverty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区别

  • extreme poverty:极度贫困。世界银行将其划分标准定为“每天收入低于1.9美元”,该划分标准称为“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国际贫困线”。
  • absolute poverty:绝对贫困。指的是人们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其生活必需品的支出。
  • relative poverty:相对贫困。指的是人们的收入低于国家平均收入的约50%(有些教材上是60%)。比如国家平均收入是每月2000元,则每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们就属于relative poverty的范畴。



8.2.4 the poverty trap贫困陷阱

  • 贫困陷阱指的是人们依靠政府发放的means-tested benefits财产审查型补助而非通过工作而使得自己的收入或财富增加,但这些增加的收入或财富会带来更高的税收负担,反而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



8.2.5 policies towards equity and equality, for example: 针对公正与公平的政策

• negative income tax负收入税
• universal benefits and means-tested benefits全民补助与财产审查型补助
• 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

  • means-tested benefits:财产审查型补助。指的是为低收入群体所发放的补助,需要准确地发放给需要这笔钱的群体。
    • 举例:income support收入支持、unemployment benefit失业补助等。
    • 带来的好处:
      • 只帮助最需要这笔钱的人群,精准帮扶,避免资金浪费。
    • 存在的问题:
      • 从政府处得到收入会降低人们找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减少劳动力。
      • 收入提高可能会带来更高的税收负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带来poverty trap。【参考8.2.4】


  • universal benefits:全民补助。指的是提供给某一群体中所有人的福利,通常与年龄有关,而与收入或财富无关。
    • 举例:universal state pension养老金、child benefit儿童补助等。
    • 带来的好处:
      • 主要针对老人和儿童,不会影响劳动力工作积极性。
      • 对老人和儿童的各类补助不属于征税范围,无需纳税,不会因此而降低其生活质量。
    • 存在的问题:
      • 补助的对象中有些其实根本无需这笔钱,资金使用效率低。
      • 财政压力较大。


  • 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指的是政府在某些固定的时间点上无条件为人们发放一定的现金补助。无论收入高低或是否有工作,都可以得到相同的钱。
    • 带来的好处:
      • 保证人们手里的钱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 能够照顾到家庭主妇、居家照顾老人病人的人等特殊群体。
    • 存在的问题:
      • 补助的对象中有些其实根本无需这笔钱,资金使用效率低。
      •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发放同等金额会忽略一些可能需要更多帮助的特殊群体。


  • negative income tax:负收入税。指的是政府订立好开始缴纳收入税的门槛值(也称为fixed annual benefit固定的年收益额,这部分钱是无需纳税的),并为达不到该门槛值的人群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相应的补助。(对于已经超过门槛值的人群,超过部分正常缴纳收入税。)


8.3 Labour market forces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劳动市场力与政府干预

  • 大纲要求

CAIE2023-8.3要求.png


8.3.1 demand for labour as a derived demand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 Derived demand:派生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一种东西有需求,是因为其需要另外一种东西而导致的。
    • 最常见的derived demand是企业对生产要素(原材料、劳动力等)的需求。因为企业之所以对这些生产要素有需求,是因为企业需要生产产品以赚取利润,而生产要素是生产产品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demand for labour属于典型的derived demand。
  • Demand for labour:劳动力需求。指的是企业需要雇佣的劳动力数量。
    • 市场中的Demand curve for labour劳动力需求曲线可画成一条倾斜向下的直线。横轴是quantity of labour(或employment),纵轴是wage rate。
CAIE2023-8.3.1-1.png
    • 单个企业的Demand curve for labour劳动力需求曲线即为MRP曲线,画图要求和MRP曲线的要求一致(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或倾斜向下的曲线/直线,横轴是quantity of labour(或employment),纵轴是wage rate)。【参考8.3.4】
CAIE2023-8.3.1-2.png



8.3.2 factors affecting demand for labour in a firm or an occupation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 影响demand for labour的因素:
    • Wage rate:工资率(指一段时间内的工资)。工资可看作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上升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 Productivity: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意味着每个劳动者能带来更多的产量,labour这个生产要素的使用性价比更高。这会使得企业更偏爱labour这个生产要素,雇佣更多的员工来替代capital。反之,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会使得企业使用更多的capital去替代labour。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 Demand for the product。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属于derived demand,因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商品的需求越旺盛,企业越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反之同理。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 Wag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labour(WED):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了解)
    • 含义:当工资水平发生变化时,劳动力需求量的反应程度。
    • 公式:\(WED=\frac{percentage\space change\space in\space quantity\space of\space labour\space demanded}{percentage\space change\space in\space the\space wage\space rate}\)
    • 数值与分类:(完全可以参考PED的分类标准。)如下表所示:
WED分类
Elasticity description Value WED Diagram
Perfectly elastic

完全弹性

CAIE2023-8.3.2-1.png
Elastic

有弹性

>1
CAIE2023-8.3.2-2.png
Unit elasticity

单位弹性

1
Inelastic

缺乏弹性

0~1
CAIE2023-8.3.2-3.png
Perfectly inelastic

完全无弹性

0
CAIE2023-8.3.2-4.png


    • 影响WED的各类因素:
      • Availability of substitutes:替代品的可获得性。越容易获得,WED越elastic。
        • 要素市场里labour的替代品最常见的是capital资本。如果劳动者的岗位很容易由机器取代,则WED是elastic有弹性的,工资稍微上涨一点,企业就会大量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改由机器生产)。
      • Time:时间。时间越长,WED越elastic。
        • 时间越长,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就容易被capital资本所取代,工资稍微上涨一点,企业就会大量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改由机器生产),因此WED也越elastic有弹性。
      •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the product:商品的弹性PED。PED越elastic,WED越elastic。
        • 如果商品的PED是elastic有弹性的,那么价格稍微下降一点,对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增加。因此即使工资不怎么变动,企业也需要雇佣大量的工人来进行生产。WED偏elastic。
        • 此外,如果商品的PED是elastic有弹性的,那么企业不太能够将工资上涨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价格上升会引发产品需求量的大幅下降),因此企业会增加裁员的数量,WED偏elastic。
      • The proportion of labour cost to total cost: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比例越大,WED越elastic。
        • 如果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那么工资稍微上涨一点,企业的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因此会大量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WED越elastic。


8.3.3 causes of shifts in and movement along the demand curve for labour in a firm or an occupation劳动力需求曲线movement型移动与shift型移动的原因

  • Movement型移动的原因:由于wage rate变动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变动,会使得D线上发生movement型移动。当wage rate上升时,D线上一点沿线向左移动,需求量下降。反之同理。
  • Shift型移动的原因:由于non-wage的各类因素(如productivity、demand for the product等)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变动,会使得D线上发生shift型移动。D线向左移动代表需求下降(D3),向右移动代表需求上升(D2)。【参考8.3.2】
CAIE2023-8.3.3-1.png



8.3.4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 theory: 边际收益产量理论

• definition and calculation of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边际收益产量的定义与计算
• derivation of an individual firm’s demand for labour using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使用边际收益产量来推导劳动力需求曲线

  • 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MPP):边际物质产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每新增一个工人能够带来的产品数量增加量。比如原有的10个工人1小时能够生产50件产品。新招了一名工人,现在11个工人1小时能够生产55件产品。则MPP=55-50=5。
  •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MRP):边际收益产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每新增一个工人能够带来的产品收益增加量。比如原有的10个工人1小时能够生产50件产品,其收益为5000元。新招了一名工人,现在11个工人1小时能够生产55件产品,其收益为5500元。则MRP=5500-5000=500。
    • MRP与MPP之间的关系:\(MRP=MPP\times MR\)
    • MRP的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4-1.png
      • 横轴是quantity of labour(或employment),纵轴是wage rate(或marginal revenue)。
      • 一开始的时候,随着雇佣人数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可能会有所提升(工人间开展合作导致),这表现为新增工人带来的收益上升(产品数量增加快)。但当雇佣人数越来越多时,企业的生产效率最终会下降(闲散人员较多、拥挤等导致),这表现为新增工人带来的收益下降(产品数量增加慢,甚至数量会下降)。
      • 前半段也可以省略,画成倾斜向下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画成直线也可接受):
CAIE2023-8.3.4-2.png


  • derivation of an individual firm’s demand for labour using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使用边际收益产量来推导劳动力需求曲线
    • 推导所需的假设:
      • 企业处于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工资水平由市场情况决定,单个企业或个人无法改变该价格。
      • 企业追求profit maximisation利润最大化。
    • 推导过程:如下图所示。
CAIE2023-8.3.4-2.png
      • 假设工资水平没有变化,一直是W*,即企业雇佣工人的成本是W*
      • 当MRP>W*时,雇佣该工人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企业会选择雇佣该工人。
      • 当MRP<W*时,雇佣该工人的收益小于成本,因此企业不会雇佣该工人。
      • 综上所述,企业雇佣的人数(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即为MRP=W*时对应的雇佣数L*
      • 由于工资水平一直没变,W*线是水平的,因此每有一个工资水平W,企业就能确定唯一对应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L。所以MRP线上每个点也代表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MRP线可以看成是企业对劳动力的Demand线。


8.3.5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pply of labour to a firm or to an occupation: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 wage and non-wage factors工资与非工资因素

  • Supply of labour:劳动力供给。指的是劳动者在某个工资水平上愿意willing并能够able提供的劳动时长。
    • 影响individual’s supply of labour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 Wage rate工资水平。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5-1.png
        • 在某工资水平之下,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劳动者愿意减少休闲时间,而增加劳动时长。此时休闲leisure与劳动work之间的替代效应体现地更明显,二者呈正相关,曲线倾斜向上。
        • 在某工资水平之上,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劳动者由于收入上涨,从而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与服务,其中就包括休闲娱乐服务。休闲时间的增加会减少劳动者用于劳动的时间,此时休闲leisure与劳动work之间的收入效应体现地更明显,二者呈负相关,曲线倾斜向下。
        • 综上所述,整条曲线呈现“回旋镖”状,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长先增加,后下降。
      • Income tax rate收入税税率。
        • 收入税税率越高,人们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就越低,因此提供劳动力的热情就越低。反之同理。


    • 影响labour supply to a firm or industry对企业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 Wage rate:工资水平。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5-2.png
        • 企业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线是个人劳动力供给线的加总,最终呈现为倾斜向上的一条直线。
      • Other monetary factors:其他货币因素,比如bonus payments奖金、pension arrangement养老金安排等。
      • Non-monetary factors:非货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hours of work:工作时长。
          • 工作时长太短,收入太低,人们不愿意提供劳动力;
          • 工作时长太长,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和休息,人们也不愿意提供劳动力。
          • 在相对合适的工作时长范围内,一般工作时长越长,代表收入越高,越愿意提供劳动力。
        • job security:工作安全性。指的是是否会随时被企业解雇。
          • 工作安全性越高,员工不容易被企业随意解雇,劳动者越愿意提供劳动力。
        • holiday entitlement:假期津贴。
          • 不影响收入的前提下,假期津贴越多,越吸引劳动者提供劳动力。
        • promotion prospects:升职前景。指的是在企业内是否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升迁。
          • 能够较快升迁、发展前景好的岗位,能够吸引更多劳动者提供劳动力。
        • location of the workplace:工作地点的位置。
          • 一些位于大城市、商圈等热门地点的工作,能够吸引更多劳动者提供劳动力。
        • job satisfaction:工作满意度。指的是劳动者是否对该工作满意,比如工作压力如何、是否频繁加班、和同事相处是否愉快等。
          • 对工作满意度高的劳动者会提供更多劳动力。
        • whether the work can be done from home:是否允许居家办公。
          • 工作性质越方便,越容易吸引劳动者提供更多劳动力。


    • 影响long-run supply of labour长期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 Size of the population:人口规模。
        • 人口越多,劳动力人口越多,劳动力供给就越多。
      • Labour participation rate:劳动参与率。【参考4.5.2】
        • 劳动参与率越高,劳动力供给越多。
      • Tax and benefit levels:税收与补助水平。
        • 税率越高,劳动者越容易退出劳动力市场,会降低劳动力供给。
        • 补助越高,劳动者越容易退出劳动力市场,会降低劳动力供给。
      •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向内移民和向外移民。
        • Immigration向内移民会增加国家人口(尤其是青壮年的移入),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
        • Emigration向外移民会减少国家人口(尤其是人才的流失),会降低劳动力供给。
      • Government regulations:政府法律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相关的主要是劳动法。
        • 法律法规对劳动力市场制定了许多barriers门槛,则会降低劳动力供给的flexibility灵活性,有些工厂招不到工人,有些人找不到工作会退出劳动力市场。
      • Trade unions:工会。指的是工人组成的组织,会帮助工人和企业谈判,寻求更高薪资和更好待遇等。【参考8.3.8】
        • 工会力量过强,会提高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成本以及限制对市场提供的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力供给。
        • 但另一方面,强势的工会会成为该行业招揽工人的优势,很多工人看中了自己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这一点而转入该企业或该行业。


  • Wage elasticity of supply of labour(WES):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了解)
    • 含义:当工资水平发生变化时,劳动力供给量的反应程度。
    • 公式:\(WES=\frac{percentage\space change\space in\space quantity\space of\space labour\space supplied}{percentage\space change\space in\space the\space wage\space rate}\)
    • 数值与分类:(完全可以参考PES的分类标准。)如下表所示:
WES分类
Elasticity description Value WES Diagram
Perfectly elastic

完全弹性

CAIE2023-8.3.5-3.png
Elastic

有弹性

>1
CAIE2023-8.3.5-4.png
Unit elasticity

单位弹性

1
Inelastic

缺乏弹性

0~1
CAIE2023-8.3.5-5.png
Perfectly inelastic

完全无弹性

0
CAIE2023-8.3.5-6.png


    • 影响WES的各类因素:
      • The availability of suitable labour in other industries:其他行业中适合本行业的劳动力的可获得性。这些满足要求的劳动力越多,WES越elastic。
        • suitable labour in other industries其他行业中适合本行业的劳动力,指的是虽然身处其他行业,但也具备从事本行业的技能,一旦被雇佣到企业所在的行业中,几乎可以立刻开始生产商品而不用太多培训的劳动力。只要企业稍微涨点工资,就会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其他企业或行业转行到该企业,供给量增加很多。所以WES更elastic。
      • Time:时间。时间越长,WES越elastic。
        • 时间越长,人们就越容易通过学习必备技能、突破就业壁垒等进入该行业。只要企业稍微涨点工资,就会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其他企业或行业转行到该企业,供给量增加很多。所以WES更elastic。
      • The extent of unemployment:社会失业情况。越多人失业,WES越elastic。
        • 失业的人口越多,只要企业稍微涨点工资,就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愿意到该企业工作(有工作总比没工作要好),供给量增加很多。所以WES更elastic。



8.3.6 causes of shifts in and movement along the supply curve of labour to a firm or an occupation劳动力供给曲线movement型移动与shift型移动的原因

  • Movement型移动的原因:由于wage rate变动(也包括other monetary factors)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变动,会使得S线上发生movement型移动。当wage rate上升时,S线上一点沿线向右移动,供给量上升。反之同理。
  • Shift型移动的原因:由于non-monetary的各类因素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变动,会使得S线上发生shift型移动。S线向左移动代表供给下降(S2),向右移动代表供给上升(S1)。【参考8.3.2】
CAIE2023-8.3.6-1.png



8.3.7 wage determination in perfect markets: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工资决定

• equilibrium wage rate and employment in a labour market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工资与就业人口

  • Equilibrium in the labour market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均衡。如下图所示:
CAIE2023-8.3.7-1.png
    • 此时社会上的劳动力数量为L,工资水平为W。在影响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各类因素没有发生变化时,市场会保持在该均衡位置。


  • 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特征:
      • 市场中有众多的雇主和工人。无论是谁,都无法影响工资水平,都是wage takers。
      • 所有工人的技能、状况等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
      • 雇主和工人均有perfect knowledge完全信息。
      • 劳动力市场没有进出门槛。
      •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sation。
    •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企业的工资水平及雇佣数量的确定:如下图所示。
CAIE2023-8.3.7-2.png
      • 由于身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企业自己无法决定工资水平,只能接受由整个市场确定下来的工资水平W,S线呈水平状。
        • 这里的S线既是企业的MC线,又是AC线。有MC=AC=S。
      • D线是企业的MRP线,后期倾斜向下。【参考8.3.4】
      • D线与S线的交点决定了企业的均衡位置,即雇佣人数为B,工资水平为W。
        • MRP线代表了新雇佣的工人为公司带来的收益,S线代表了新雇佣的工人为公司带来的成本。
        • 当雇佣数量为A时,新雇佣的工人为公司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企业会雇佣此人。
        • 当雇佣数量为C时,新雇佣的工人为公司带来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企业不会雇佣此人。
        • 所以当D=S时,最新雇佣的工人为公司带来的收益等于成本,企业会雇佣到此人截止,不会继续雇佣下去,所以企业进入均衡状态。
        • 随着D线或S线的移动(各类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造成影响),均衡点会随之变化,企业雇佣的人数和工资也会发生变化。



8.3.8 wage determination in imperfect markets: 非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工资决定

• influence of trade unions on wage determination and employment in a labour market工会对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工资与就业人口的影响
•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on wage determination and employment in a labour market using a national minimum wage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工资与就业人口的影响
• influence of monopsony employers on wage determination and employment in a labour market买方垄断的雇佣方对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工资与就业人口的影响

  • Trade union:工会。指的是工人组成的组织,作为全体劳动力的代表。
    • 工会出现的原因:单个劳动者的力量非常弱小,只有集结起来才能与企业抗衡,通过collective bargaining集体谈判的方式,来实现提高工资、提高待遇等目的。
    • 工会的目标:
      • increase the wages of their members:提高工会成员的工资。(最常见的目的)
      •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改善工作条件。比如使用优质机器设备。
      • maintain pay differentials between skilled and unskilled workers:保证熟练工与非熟练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 fight job losses:反对失业。
      • provide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 secure additional working benefits:保护额外劳动补偿。
      • prevent unfair dismissals:阻止不公平的解雇。
    • 工会的力量power of trade union:
      • 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制造业部门的工会力量比较强,其中交通部门和需要特殊技能的部门的工会力量是最强的。
      • 服务业的工会力量相对较弱。


  • 强大的工会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影响:
    • 强大的工会会控制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侧,因此可以看作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monopoly卖方垄断。
    • 影响的分析及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8-1.png
      • 如果市场正常均衡,则雇佣数量为F,工资水平为A。
      • 此时市场内存在着力量非常强的工会,可以要求企业提高工资水平至B。此前市场内工资不足B水平的S线部分,由于现在可以获得该水平的工资,从倾斜向上变为在B处呈水平状。此前市场内工资超过B水平的S线部分,继续维持原状(因为无需按照工会要求的最低工资支付)。市场上的S线变为图中的红色折线。
      • D线没有发生变化。
      • 在工会介入后,企业现在的均衡位置为红色折线与D线的交点,工资水平提高至B,企业雇佣数量降为E。而由于工资水平变高,市场上在工资水平为B时愿意提供的劳动力数量为G。EG之间的距离为失业的人数。
    • 该理论存在的问题:
      • 有些国家认定工会组织的存在是违法的,或者严厉打击工会力量,那么该理论描述的影响在现实中就很难成立。
      • 工会如果太过强势,要价太高的话,会逼迫企业转而使用capital资本要素、倒闭或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这会导致更多的人失业(包括工会成员)。


  • Minimum wage:最低工资,一般由国家来规定。【参考3.2.4】
    • 实行最低工资的目的:
      • 减少贫困。
      • 减少对劳动者的剥削(多数表现为故意压低工资)。


  • 实行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影响:
    • 影响的分析及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8-2.png
      • 如果市场正常均衡,则雇佣数量为Q,工资水平为W。
      • 此时国家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为W1。因为W1大于W,所以企业会缩减对劳动力的需求至Q1,劳动者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至Q2。Q1Q2的数量即为失业人数。
      • 在同样的最低工资标准政策下,失业人数的多少与弹性(WED和WES)有关。当WED和WES偏inelastic时,失业人数较少(如图a);当WED和WES偏elastic时,失业人数较多(如图b)。
      • 注意:当引入最低工资标准后,一部分原来有工作的人也会失业。图中在引入最低工资标准前,企业的雇佣数量为Q,而引入最低工资标准后,企业的雇佣数量降为Q1
    • 该政策存在的问题:
      • 造成了企业成本上升,进而导致企业裁员,有些工人由此失业。
      • 引发cost-push inflation。
      • 最低工资标准变化不及时,没有考虑人们生活成本不断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近年来发生了通胀,生活成本高涨,但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随之改变。
      • 最低工资标准通常较低,难以维持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
    • 可能的解决方法:采用living wage维生工资,即在通胀的基础上计算工资的方法。


  • Monopsony:买方垄断。指的是市场中仅有一个买家时的市场结构,也是垄断的一种。
    • Monopsony买方垄断的特征:
      • 市场内仅有一个buyer买家。
      • 非常高的进入门槛。
      • 买家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决定购买商品或雇佣劳动力的价格。
      • 追求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sation。
    • Monopsony买方垄断的好处:
      • 对monopsonists买方垄断商:
        • 能够降低成本,进而增加自身利润。
      • 对suppliers供应商:
        • 由于对方压价,迫使自身提高效率以降低成本。
        • 如果能收到对方的长期合同,是比较稳定且安全的盈利方式。
      • 对consumers消费者:
        • 由于生产商的成本降低,可以获得低价。
    • Monopsony买方垄断的问题:
      • 对monopsonists买方垄断商:
        • 随着需要购买的原材料数量增加、雇佣的工人数量增加,其市场垄断力在下降,成本逐渐上升。
      • 对suppliers供应商:
        • 由于对方具有垄断力,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原材料价格。
      • 对consumers消费者:
        • 由于生产商也是垄断的一种,所以可能限制供给,要高价。
      • 对employees工人:
        • 由于对方具有垄断力,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
        • 有可能会被裁员,出现structural unemployment结构性失业。(因为只有一个雇主)


  • 市场内存在monopsony买方垄断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影响:
    • 买方垄断的存在意味着企业能够按照自身要求决定每个员工对企业的新增成本,在企业雇佣人数少时可以压低员工的工资,在需要雇佣人数多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资。因此企业的MC线不再是水平的,而是呈现倾斜向上的形状,如图所示。
    • 由于企业新雇佣的工人的成本不断上升,这会使得AC也不断上升,也呈现倾斜向上的形状,如图所示。
      • 注意:MC线的斜率等于AC线斜率的2倍。
    • 影响的分析及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8-3.png
      • 企业如果按照竞争性劳动力市场情况正常定价,则应该寻找市场均衡位置,即D=S的数量与工资水平。如图所示,当市场是竞争性的时候,雇佣数量为B,工资水平为F。
      • 当前市场中存在monopsony买方垄断,因此企业可以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定价,即按照profit maximisation利润最大化来制定工资水平。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判定式MC=MR,企业应该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A。在A的数量下,去AC线上找到对应的工资水平为E。
      • 当市场中存在monopsony时,雇佣数量下降(从B降为A),工资水平也下降(从F降到E),这属于对工人的exploitation剥削。
        • 注意:exploitation剥削在经济学中一般体现在工人的工资没有达到应得的水平(竞争性市场中的工资水平)。


  • 市场内既存在monopsony买方垄断,又存在强大工会(monopoly)时,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影响:
    • 当劳动力的需求方与供给方都属于垄断性质时,该市场被称为Bilateral monopoly双边垄断。
    • 影响的分析及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8-4.png
      • 仅有企业是monopsony时,企业将工资定在E,雇佣人数为A。(详见上一段叙述)
      • 市场上加入了一个强大的工会,会要求企业提高工资,比如提升到F。此时,S线上工资水平低于F的部分都会获得F,所以该段变为水平状。原本高于F的则保持不变。S线变成了一条如上图所示的折线。
      • 在S线的水平段,每个工人都会得到同样的工资水平F,所以MC线与AC线重合。在S线的上升段,MC线保持了原有的部分,即从B数量向后的MC部分。综上所述,MC线出现了断层,如上图所示的全部红线部分。
      •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判定式MC=MR,企业现在将工资定在F,雇佣人数为B。比起只有monopsony的情况,工资水平有所上升,雇佣人数有所增加。
      • 因为二者都是垄断,所以相当于是各让一步而已,不太可能出现工资水平高于竞争性市场的情况。(高于竞争性市场说明工会力量太强)


8.3.9 determination of wage differentials by labour market forces市场劳动力的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

  • wage differentials:工资差异。工资水平的不同体现在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也包括国与国之间。导致wage differentials工资差异出现的原因包括:
    • Market forces of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labour: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市场力)。【参考8.3.2与8.3.5】
      • 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也会发生变化,工资水平自然会发生变动,差异大小也随之变化。一般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工资会提升。
    • Bargaining strength:谈判能力。
      • 谈判能力强的劳动力群体(比如有特殊技能的、工会力量强的),其工资越高。
    • Education and training:教育与培训。
      • 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能工作的岗位,通常工资水平较高。(比如律师、医生等)
    • Skilled and unskilled workers:熟练工与非熟练工。
      • 熟练工由于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且其手艺难以被机器取代,企业对其需求较大,熟练工的供给有限时,工资会较高。
      • 非熟练工经验不足,生产效率低,工作多重复简单劳动,容易被机器取代,工资较低。
    • Male and female workers:男性工人与女性工人。
      • 由于存在gender discrimination性别歧视,很多国家的男性工人工资要高于女性工人工资。
    • Hours of work:工作时长。
      • Part-time workers兼职工人的工资通常低于full-time workers全职工人的工资。(因为兼职工人的供给量更大)
    • Government policy:政府政策。
      • 政府的一些政策能够影响到工资差异,比如minimum wage提高了低收入工人的工资水平,减少了工资差异。


8.3.10 transfer earnings and economic rent: 转移收入与经济租金

• definition of transfer earnings转移收入的定义
• definition of economic rent经济租金的定义
• factors affecting transfer earnings and economic rent in an occupation影响各职业中的转移收入与经济租金的因素

  • Transfer earnings:转移收入。指的是能够将劳动力留在当前工作岗位上的最低工资水平。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力转行去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即劳动力在当前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机会成本。
    • 比如,一个工人当前在汽车公司工作,工资是10000元。如果他去电子元件厂工作,工资是8000元。则8000元就是将他留在当前工作岗位上的最低工资(因为他去别的厂子工作也就只能赚8000元),即transfer earnings。
    • Transfer earnings转移收入的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10-1.png
      • S线可看成是每个数量下,企业愿意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劳动者愿意接受并开始工作的最低工资水平)。所以S线以下部分的集合即为transfer earnings,即企业为了雇佣L数量的劳动力所需要为其支付的全部最低工资。


  • Economic rent:经济租金。指的是劳动力当前获得的工资中超出transfer earnings转移收入的部分。这部分工资是劳动力坚定地留在当前岗位上的动力所在。
    • 比如,一个工人当前在汽车公司工作,工资是10000元。如果他去电子元件厂工作,工资是8000元。则汽车公司比电子元件厂多给的2000元就是economic rent。
    • 注意:如果当前工资低于transfer earnings转移收入,即economic rent为负时,劳动力会果断跳槽去更高工资的岗位。
    • Economic rent经济租金的图像如下所示:
CAIE2023-8.3.10-2.png
      • 在每个数量处,W是企业的付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S是企业愿意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即为该劳动者在当前岗位上能够额外获得的部分。所以S线以上、W线以下部分的集合即为economic rent,即劳动者在当前岗位上能够比其他岗位上额外赚到的钱。


  • 影响各职业中的转移收入与经济租金的因素:
    • 普通员工:
      • 自身有着一定的特长,但也并非无可替代。
      • 这类员工的工资由transfer earnings与economic rent共同组成。如下图所示:
CAIE2023-8.3.10-3.png
    • 有scarce unique talent稀有的、独一无二天赋的员工:
      • 完全无法替代。该类员工的WES(工资供给弹性)属于perfectly inelastic(垂直)。
      • 这类员工的工资全部是economic rent。如下图所示:
CAIE2023-8.3.10-4.png
        • 这类员工独一无二的天赋决定着他们从事该行业能获得的回报远远高过其他行业(高到其他行业的收入可忽略不计),企业也愿意用高昂的工资水平将其留在该行业内。
    • Unskilled workers完全没有技能的工人:
      • 能够随意被他人取代。该类员工的WES(工资供给弹性)属于perfectly elastic(水平)。
      • 这类员工的工资全部是transfer earnings。如下图所示:
CAIE2023-8.3.10-5.png
        • 这类员工毫无特点,可以随意被企业替换掉,所以企业只愿意为其支付能够留在岗位上的最低工资。而这类员工即使到了其他岗位上,也只能赚到当前的工资水平,其他企业也并不会多支付工资的。